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by 艾克哈特‧托勒
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情緒: 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那麼關於情緒呢?我覺得自己受情緒擺佈的時間,更勝於受心智擺佈。
當我在使用心智一詞時,其意指的並非思維而已,還涵蓋了各種情緒、無意識的「心理─情緒」反應模式。情緒是在心智與身體交會時產生的,情緒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你也可以說,情緒是你的心智在身體上的反映)。例如,當你對某人升起攻擊的念頭或敵意時,身體就會累積稱為「憤怒」的能量,這時,你的身體會處於備戰狀態;而當你認為自己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威脅,這念頭會讓你的身體收縮,產生「恐懼」的情緒。科學研究顯示,強烈的情緒甚至可以引起身體的生化反應,這些生化反應是情緒在生理或物質面向的呈現。我們並不總是能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但是透過觀照你的情緒,你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思維模式。
你愈認同於自己的思維、好惡、判斷與解釋,你就愈少以旁觀者的角色臨在,如此一來,情緒的驅力就會愈強大。如果你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你與情緒的連結被切斷,最終將會在純生理的層面上體驗到這些情緒,它將以疾病或症狀的方式呈現出來。近年來,已有大量文章探討此類議題,所以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一道強烈的無意識情緒,有時會帶來看似意外的事故。例如,我觀察到,那些身上累積大量怒氣而不自知的人,往往很容易受到他人口頭或身體的攻擊,卻不明所以。這是因為他們散發的無形怒氣,會被同樣憤怒的人們無意識地接收到,從而觸發了這些人潛藏的怒氣。
如果你不太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可以先專注在身體的內在能量場上。從身體裡面去感受身體,這將可以讓你和自己的情緒產生連結。關於這點,我稍後會再做說明。
你說情緒是心智在身體上的反射,但有時候,它們兩者之間是衝突的,當心智說「往東」,身體卻偏要「往西」。
如果要知道你的心智在想什麼,身體永遠會給你最忠實的反映。觀照你的情緒,更精確地說,就是從裡面去感覺你的身體。如果心智和身體看似有衝突,說謊的一定是心智,說實話的一定是情緒。情緒不能告訴你「你是誰」,但能夠真實呈現你當時的心智狀態。
本文摘自:《當下的力量》第一章 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當下的力量: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橡實文化
購買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