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所有問題的答案~ 靈感比讀書有用 (亞伯拉罕訊息)
453、⭐️如何辨別採取行動的衝動來自靈感? 🌟靈感比讀書有用
YouTube 原文連結: https://youtu.be/HwaKaATuAn8 0:00-8:20
提問人🤔:我有三千萬個問題。
亞伯拉罕👥:即使有三千萬個問題,但答案仍然只有一個,知道這個是不是很好?(全場大笑拍手)
提問人🤔:是呀,我喜歡那樣。就我而言,對我重要的,我會持續研究以獲得知識。
亞伯拉罕👥:你從哪裡「獲得知識」?
提問人🤔:透過「接收模式」,從我靈魂得到知識,還有和祢們的對話。
亞伯拉罕👥:你剛才說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這個意思嗎?還是我們問你這問題的時候,你接收到靈魂給你這答案?
提問人🤔:我持續練習祢們的教導,那就是為什麼我現在坐在這裡與祢們對話。
亞伯拉罕👥:你剛說「獲得知識」是什麼意思?獲得什麼知識? 從哪裡獲得? 我們問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為人類透過生活經驗,會確定自己希望獲得什麼知識,然後發射「想要知道」的渴望火箭。
提問人🤔:我覺得我現在就是這樣做。
亞伯拉罕👥:讓我們多解釋一下,因為我們接下來要說的你們未曾思考過。
或許你們覺得需要做研究,才能獲得想要知道的。但我們要告訴你們,「所有你們需要做的研究」就只有「來到自己面前的生活」,而且問題和答案可以同時無秒差產生。
所以,一旦人類發現自己想要知道生活中的任何疑問的答案,答案即刻形成,而且你們的靈魂知道它們。
因此,你談論的與我們談論的是否為同一件事呢?
你剛說:「我尋求知識」、「我想進入接受模式」
因為宇宙有求必應,在你「問」的那一刻,「答案」已經存在。
「接收模式」將使你處於一個產生問題的同時,幾乎同步接收到答案的位置。
提問人🤔:所以,我得到答案的方式不是經由閱讀書本嗎?那反而是繞遠路嗎?
亞伯拉罕👥:繞非常 – 非常 – 非常遠的路。
提問人🤔:真想駡髒話。祢們的意思是:根本不用花時間研究,只要讓自己在接收模式,接收模式愈久愈好,一整天都在接收模式?
亞伯拉罕👥:想想看,為什麼要看書?
提問人🤔:我根本不想看書(現場大笑),真的!我也不看社群媒體,我只想與靈魂連結。
亞伯拉罕👥:讓我們暫時轉換一下話題,從金融財務話題來使你們理解。
提問人🤔:喔,這個好!
亞伯拉罕👥:假設你出於某種原因…… (被提問人打斷)
提問人🤔:想要投資一些驚奇的東西,這樣我就可以賺很多錢。
亞伯拉罕👥:好。所以為了謹慎,在有形世界的人類都會先去找這方面的書籍閱讀。
但是,想一下,你的生活致使你問這些問題。換句話說,比如說,你沒有投資很好,所以雖然問題在你心中,但答案早就已經在那裡了。
股票市場或其他任何東西都是波動的,但仍然可以說,不管什麼問題,答案都已經存在。
因此與其在書店四處閒逛並試圖去找出有關舊新聞的書籍⋯(被提問人打斷)
提問人🤔:有沒有可能我會得到去找書來讀的靈感?
亞伯拉罕👥:也許吧,「找書來讀的目的」是為了激發更多問題,但這不是壞事 ,這是好事。
我們希望你們知道:生活使你們想要從書中找答案,但其實生活的答案已經放在幸福圈中了。
所以,為什麼要使用找書來讀這種繞遠路的方式?你們的靈魂不用讀書,祂們知道時機點、祂們知道所有答案。
提問人🤔:因為我不相信答案來得夠快、我沒等待,是嗎?
亞伯拉罕👥:因為你很新。
這就好比走進拉斯維加斯(Las Vegas)一家賭場,你想要從機器中大獎,你想知道讀哪本書會告訴你哪台機器能中大獎,但沒這種書。你想要中大獎,你的靈魂知道哪台機器準備要吐錢,如果你處於接收模式,你會直接走過去玩那台機器,而其他人卻都還在找書看。 (現場大笑、拍手)
我們不是在引導你們遠離書本,我們一直在說服你們理解:問題在你們內心形成,答案也在你們內心形成 。你們想要知道的,靈魂都有答案。
當你們進入接收模式,能接收到靈感、採取行動的衝動。你問它們如何出現?它們出現時給你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念頭、像是覺得想去某個地方。
提問人🤔:祢們剛說「我很新」、「我會愈來愈上手」、「我仍然在嬰兒階段」,但我以為我已經很高階了!好吧,沒關係,但我現在需要練習哪些部分?
亞伯拉罕👥:我們說你很新,是因為你剛才告訴我們:「我已經創造了這個宏偉的遠景,但是我現在狂熱別的事情。」所以你總是在更新、更新、更新、更新、更新..。
每一天的每一刻,靈魂提供你們當下能解決新問題的新答案,你們無需繞遠路。
提問人🤔:祢們要我們靜坐⋯
亞伯拉罕👥:「靜坐真正目的」是要你們感受「接收模式」的感覺。你這問題使我們想要問問你們:你們與自己靈魂的關係如何? 你們常在接收靈魂的模式嗎?
有人問我們:「亞伯拉罕,我應該尋求什麼?事情會有什麼進展?」我們回答:「你們應該尋求正向情緒,尋求興奮、快樂的感覺,尋求感覺非常棒、不可否認的好點子。 」
換句話說,與其告訴別人:「哦,我買了這本書,我應該讀它。」,倒不如跟隨靈感,告訴別人:「哦,我應該去那裏會聚,那個會聚將引領我到下一個,下一個會再引領我到另一個。」
我們不是在引導你們遠離書本,因為有時候靈感會引導你們走向一本書。我們只是想讓你們知道:真正的教育來自「生活」,真正的生活使你們「想要」,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擴展」。你們會知道正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擴展」,因為當它逐一展開時你們會有很棒的感覺。
提問人🤔:但祢們要我別理會「強烈的」採取行動的衝動?若我覺得我有「強烈的」採取行動的衝動,但它卻不是立即顯而易見或可被我理解…
亞伯拉罕👥:「強烈的」採取行動的衝動不是一個重要因素。原因是:你可能因為看了 一部 CNN 的紀錄片,你產生很多動能,你處於非常強烈的陰謀論態度,你可能會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採取行動的衝動,但這不是來自靈魂,並且對你無益。
因此「強烈」不是判斷是否該採取行動的標準,而是「感覺」才是行動與否的標準。區別就在於:感覺有多好?「強烈感覺到非常好」才是應該採取行動的衝動。
提問人🤔:是的,好吧,那麼如果它們很微妙,不是立即顯而易見或可被我理解,當然也有可能有些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編造的。
亞伯拉罕👥:如果它們很微妙,不是立即顯而易見或可被你理解,你要怎麼知道這採取行動的衝動是否來自靈感? 答案是:去試試看。
如果試了之後機器吐錢了,或結果很好,那麼你就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你會說:「哦,這就是那種感覺的意思! 原來是那種感覺! 」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非常確定,你會說:「我不在乎你們說什麼,我不在乎你們讀什麼書,我知道該怎麼做! 我知道 ! 」
(本篇結束)
————————————————————
此篇翻譯內容的著作權人為:楊靜芳 Alessia Yang 來自台灣。 更多內容請上臉書搜尋 : Abraham-Hicks in Chinese亞伯拉罕說吸引力法則-人生的秘密。
All Abraham-Hicks audio and photo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Abraham-Hicks, © by Jerry & Esther Hicks. The Chinese here is translated and copyrighted by Alessia Yang from Taiwan. For more Chinese translation materials, please search Facebook Page: Abraham-Hicks in Chinese. Wish to hear more about Abraham-Hicks, please contact the website AbrahamHicks.com and phone number (830) 755-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