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現在愛會怎麼做?」實踐愛的本質
讓愛充實你的生活
愛是一種不依賴外在環境的存在狀態。不管在我們身邊發生或沒發生什麼,愛都是由自己內心產生的東西。很多人都如葛瑞絲一樣,一心等待白馬王子(或公主)把愛給我們,拯救我們脫離悲傷,就好像愛情只能在自己身外才能找到。如果我們的騎士不來,我們就陷入憂鬱,認為我們的人生缺少了愛,宇宙正在以某種方式壓抑我們。我們變得沮喪和憤怒。面對喜怒無常隨意擺布我們的命運是多麼可怕的事!它對某些人給予愛的光芒微笑,卻又對其他人怒目而視,讓愛缺席。但事實是,我們生命中唯一缺少的事物,是自己沒施予的事物。
我們總能接觸並培養愛的力量,只是我們太在乎它的形式,結果錯過了不斷在我們眼前出現的機會。我們試圖讓愛看來像某種形式──戴在手指上的戒指、溫馨家園的白色柵欄,或你所想像的任何版本。只要未能確實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就抑制自己對世界的愛作為回應。就像發脾氣的兩歲小孩,我們拒絕以任何其他方式去愛,就彷彿在說,「如果我不能以這種方式擁有愛,就沒愛可言。」但愛本身對形式不感興趣,它感興趣的只是你有沒有擴展自己超越你的期望,並且包容現在出現在你人生中的人和事。如果那個特殊的人還沒出現,那麼你能做的就是為他或她的到來做好準備,保持愛本身的通道敞開。因為物以類聚,如果一個人想吸引更多的愛,就需要培養和照顧讓愛存在的機會。
精神導師托勒告訴我們:「愛沒有選擇性,就像陽光沒有選擇性一樣。它不會對一個人特別,它是不會排他的。」如果你沒興趣培養愛的整體能力,那麼光說你要一段充滿愛的關係是不切實際的。你創造充滿愛的結合能力,和你在任何時刻能夠投入愛的數量息息相關。良好的關係需要大量的寬厚、仁慈、同情,和自知。太多浪漫的結合未能發揮其潛力,就是因為伴侶的一方或雙方在進入關係時,未能帶入這些本質之故。
[themify_box color=”light-blue”]
「不要去想過去已經說的是什麼,而是想現在在說的是什麼。惡意?無知?驕傲?愛?」
──坎貝爾
[/themify_box]
你曾看過貼在汽車保險桿上的貼紙,上面寫著:「耶穌會怎麼做?」如果我們讓自己成為愛的管道,就會整天自問:「現在愛會怎麼做?」只要我們願意讓自己投入愛的本質──同理心、寬恕、恩慈,和善良,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從來不會空虛。相反地,我們會發現,只是我們提出要求,任何時候都會有大量的智慧和仁慈。威廉森在《迷上愛》一書中,引用瑪麗.馬寧.莫里西(Mary Manin Morrisey)牧師的話說,「上帝只能為我們做祂可以透過我們做的。」要求上帝偉大的愛,自己卻不願意做偉大的愛人,這是愚蠢的。這正如想做偉大的醫生,卻不願意上醫學院一樣不智。
[themify_box color=”light-blue”]
「沒和平之路,和平就是路。」
──穆斯特(A. J. Muste,基督教和平主義者)
[/themify_box]
對於接納愛出現在眼前的瑣碎的愛,我們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抗拒。我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一些攻擊的想法,為某個缺乏愛心的反應做辯護,我們的心智執著於這樣做的正確性。但如果我們能夠觀察這些想法,選擇超越它們,而不要把它們表現出來,就等於允許愛通過我們。我們這樣做,不再堅持自己的正確,而接受其他人有他的道理的可能;不是揭露別人的缺點,而是遷就自己善良的同情;不是懲罰對方的冒犯,而是遵從自己的寬厚和瞭解。這樣做,讓我們擴大自己的心。我們覺得更瞭解自己──更大度、更腳踏實地、更成熟。
我們許多人犯的錯誤是,嘗試以犧牲自己為代價,擴大愛的能力,但不當開放的心會造成很大的痛苦。我從前以為,做一個著重性靈的人意味著我必須開放自己的心給他人,即使他們不尊重我或對我不友善亦然。但我花了一段時間終於理解,這樣做讓我成為缺乏自我尊重和自我價值的人。愛是永遠不會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做可愛的人不能與做受氣包混為一談。佛陀說:「你可以看遍整個世界,卻再也找不到任何比你更值得愛的人。」
練習:實踐愛的本質
拿出你的日記本。
首先,寫下四、五個你認為是愛的本質(例如,耐心、同理心、和平等等)的列表。
其次,寫下在生活中會激怒你的三種情況(例如,我因工作未獲升遷而憤怒等)。
接下來,寫下直接與這些情況相關的人名。在他們的名字旁邊,寫下你對他們的判斷(例如,珍妮絲──拍老闆馬屁,操縱和貪婪,奪去了原本應該是我的東西)。
最後,寫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現在愛(或者你列出諸如憐憫、仁慈等其他本質)會怎麼做?」
針對你列出的三種情況,寫下這個問題的答案。比如,承認珍妮絲過去幾週工作比我更努力, 而且在關鍵時刻我休了長假,儘管我知道這會讓我付出代價。愛會為珍妮絲的成就祝賀她,愛會看到我的嫉妒,作為我也希望在事業生涯出人頭地的證據。愛會(一)採取與這種期望一致的行動,比如每天準時上下班,(二)盡力凌駕和超越大家對我的期望,(三)讓我的主管知道我也要努力上進,並要求他們的指導和支持。
加分題:實際行動
在這一天,每當你感覺到自己惱怒或不安時,就問你自己:「現在愛(或者你所列諸如憐憫、仁慈等其他性質)會怎麼做?」
讓自己一整天都注意在瑣碎中選擇小事中的愛。做你相信愛在任何時刻都會做的事,擴展自己成為愛最豐富的你。
本文摘自《七週遇見對的人:擴展愛的能力,聽從內心的指引,尋回值得的人生【暢銷修訂版】》
臺灣商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