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的搖晃」的正念休息法

 

「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與風」也是相當推薦的一種休息法。

經常聽到有人說:「好想隨時聽到海浪聲」「好想一直看著河川流動」吧!用一些更貼近日常的事物來說,一直聽著打在窗戶上的雨滴聲或是下雨聲,心裡也會覺得很舒服。

這是因為大自然會產生一些不規則的、任意的節奏。這些自然的節奏被稱作「1∕f搖晃」,與人工製造出來的、有規則性的東西不同,被視為具有療癒人心的效果。
這個「1∕f搖晃」曾經風靡過一段時間,當時甚至出現附有能夠選擇讓風速忽強忽弱的「自然風」模式電風扇機種。話雖如此,畢竟是人工製造的家電產品,還是無法媲美真正的「1∕f搖晃」。

 

唯有真實的大自然,才得以療癒人心。

具體實踐方法
只要去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搖晃,像是聆聽海浪聲或下雨聲、感受風的吹拂等即可。
這裡希望大家重視的部分在於,意識到聲音或是風等「自然的運作」,並專注地感受。
「啊,聽著海浪聲讓人心情真好」「今天的雨稍微有點猛烈」「雨落下,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風吹在臉頰上,感覺好舒服」「風稍微帶有濕氣呢!」之類的,去感受「現在,大自然是怎樣在運作著?」「我對那些大自然的運作有怎樣的感覺?」請在心中轉換為文字。

 

 

 

將周遭顏色轉換為言語

這個方法是利用假日散步,或是在通勤電車上眺望窗戶外景色時,刻意去「尋找顏色」。
比方說,在櫻花季,我們會想著「好美的粉紅色」,稍微留心去感受「今天的天空好藍」「叢叢樹木的綠色好深」「河邊的土壤因雨變成了深褐色」等,就可以從身邊找出各種顏色。
將發現的顏色在心中轉換為言語—即為在此想要介紹給各位的休息法。

具體實踐方法
首先,只要先「尋找顏色,然後轉換為言語」即可,等到能夠習慣進行這件事情後,希望各位務必「注意變化」並「享受變化」
例如在經常散步的路上有一顆柿子樹,能夠發現到「啊,結了小小的綠色果實呢!」也很重要,去感受並享受果實「稍微變黃了」「橘色漸漸變深了」等等的變化。

即使是看著天空,每天的濃淡與色彩也都不同。陰天的日子,整片天空布滿白色;快要下雨時,天空又會慢慢變得灰暗。

也可以去觀察夏季與秋季晴天的藍色是否有些微差異。請認真去觀察四周顏色的變化。

 

可以用自然的形式進行單一作業

有些人或許會很疑惑:「為什麼尋找顏色,再把它們轉換成言語會是一種休息呢?」

只要實際去做「尋找顏色」這個動作就能夠理解,專注於「顏色」這個條件下,自然會變成一種單一作業。因為很難一邊思考著各種煩惱或是壓力,一邊進行尋找身邊顏色並轉換為言語這項作業。

為了減輕大腦疲勞,進行單一作業這件事情非常重要,然而往往越是有意識地「想要只進行單一作業!」越是無法辦到。

因此,刻意集中在一種事物上,從結果來看,反而是得以實現單一作業的方法。專注於呼吸這件事同樣也是利用「身體掃描」的方法,有意識地注意身體各個部位。

世界上有著各種顏色,所以可以隨時隨地「尋找顏色並轉換為言語」。

如果可以,尋找大自然中的顏色最為理想,但是也可以從其他非自然的事物,像是「這個碗黑得很有韻味,非常美」「這支鋼筆的墨水顏色,藍中又帶點綠,這種調配真美」等人造物品中尋找顏色。

這時最重要的是不須要判別「這是藍色」或「這是紅色」等顏色,只要將自己判斷出來的「微妙顏色差異」轉換為言語。這樣一來,就會更加專注地去觀察。越想要仔細觀察,就越能達到單一作業的狀態。

禪學的本質是「活在當下」。用心觀察自己身邊的顏色,並將其轉換為言語,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禪學,同時也是一種正念練習。

 

本文摘自《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透過呼吸、冥想進入心流,找回放鬆、平靜的自我

世茂出版

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透過呼吸、冥想進入心流,找回放鬆、平靜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