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心中的千頭怪物:托爾特克人的三項修煉~覺察.改變&意向

 

人們只要通過三項修煉就可以成為托爾特克人。第一種是「覺察的修煉」(the Mastery of Awareness),也就是覺察自己本來的面目以及自身的各種潛能第二種是「改變的修煉」(the Mastery of Transformation),也就是:明白自己該如何擺脫馴化過程的影響並做出改變第三就是「意向的修煉」(the Mastery of Intent)。從托爾特克人的觀點來看,所謂「意向」 就是生命中那個能夠轉化能量的部分,也就是那個包含所有能量的生命體, 亦即我們所稱的「神」。「意向」就是生命本身,它是無條件的愛。因此, 「意向的修煉」就是「愛的修煉」。

 

在談到托爾特克人通往自由的道路時,會發現他們有一整套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擺脫馴化過程的影響。他們把「法官」、「受害者」和人們心中的那套信念比喻成入侵人心的一種寄生蟲。在他們看來,所有已經被馴化的人都生病了。他們之所以生病,是因為有一種寄生蟲控制了他們的心思和大腦, 而那種寄生蟲所賴以為生的食物,便是那些因為恐懼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心智的主要功能就是做夢,托爾特克人相信那隻寄生蟲(「法官」、「受害者」和人心中的信念)已經控制了人們的心思和個人的夢境。它會透過你的心思做夢,並透過你的身體生活,它依賴那些因恐懼而產生的情緒維生,靠著人的愛恨情仇與痛苦憂愁茁壯強大。

 

我們要追尋的自由就是:能夠運用自己的心智與身體,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不受那些信念左右。當我們發現自己的心智被「法官」和「受害者」 掌控,而真正的「我們」卻躲在角落裡時,只有兩個選擇。其一就是繼續過著現在的生活,屈服於「法官」和「受害者」的威權,繼續活在地球的夢中。另一個選擇是像孩提時代父母試圖馴化我們時一樣,反抗他們,對著他們大聲說:「不!」我們可以向那種寄生蟲宣戰,向「法官」和「受害者」 宣戰,打一場屬於我們的獨立戰爭,爭取能自由運用心智和大腦的權利。

 

因此,美洲各地(北起加拿大,南至阿根廷)各薩滿教派的人士才會自稱為「戰士」,因為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對抗心智寄生蟲的戰爭,這才是「戰士」的真義。

 

所謂「戰士」,就是反抗那種寄生蟲入侵的人,他們會違抗寄生蟲的命令,並向它宣戰。但戰士不見得每次都能打勝仗,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 但縱使可能會輸,也要盡力而為,這樣我們至少有機會能夠重獲自由。我們如果選擇反抗,至少能夠保住自己的尊嚴,不致成為無助的受害者,任由自身反覆無常的情緒或他人的情緒毒素傷害我們。就算被敵人(寄生蟲)打敗,至少我們曾經反抗,而非做個順民,任人宰割。

 

如果我們能成為一名戰士,就有機會能超脫地球的夢境,並且讓個人的夢境成為我們口中的「天堂」。事實上,天堂就像地獄一樣,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一個地方。那裡充滿了喜悅,我們在那裡能過著快樂的生活,自由自在的去愛他人並且做自己。要上天堂,不必等到死後,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神無時無刻不在,天堂也無處不在,但首先我們需要具備能夠看到、聽到此一真理的眼睛和耳朵,我們需要掙脫寄生蟲的控制。

 

我們可以將寄生蟲比喻為一個千頭怪物,怪物的每一個頭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恐懼,如果想要獲得自由,就必須消滅那隻寄生蟲。方法有三種,第一種就是一次攻擊一個頭。也就是說,我們要逐一面對自己心中的恐懼。這個方法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效果很好。每次正視心中的一種恐懼時,我們就會變得更自由一些。

 

第二種方法就是停止餵食那隻寄生蟲。如果我們不給它任何食物,它就會餓死。要做到這點,我們就必須控制情緒,避免為那些源自恐懼的情緒火上添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我們的心智已經被那「法官」 和「受害者」所控制。

 

本文摘自《打破人生幻鏡的四個約定:你不必被困在這裡,而是活出前所未有的滿足、快樂與自由

柿子文化出版

打破人生幻鏡的四個約定:你不必被困在這裡,而是活出前所未有的滿足、快樂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