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斷除輪迴,先觀察此時此刻對世界依戀的心

 

覺醒,將覺知視為呼吸,一刻都不能放掉它

在印度流傳這麼一個關於一名少年進入意識世界獲取珍寶的美麗故事—

婆羅門是印度最崇高也是最接近神的種姓,它的後代子孫生生世世為祭司,也是印度的貴族,婆羅門掌握著千百年來珍貴的醫藥、天文、經典與祭祀知識,同時還擁有與神靈溝通的特權。

 

在幾千年前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家族中,誕生了這麼一位靈魂覺性極高的少年。他從小聰穎過人,對於各種古印度吠陀經典、咒語梵唱過目不忘,並且從不少悟道的舍羅摩弩身上,修習到各種失傳的術法。少年雖然擁有超能般的智能與才華,卻未能調伏心性,傲慢與睥睨逐漸充塞他的靈魂。

 

當生命逼向臨界線,覺知死亡,瞬間喚醒靈魂意識

一日,在幾位友人鼓動之下,他為自己與友人施以隱身術,潛入皇宮捉弄宮內侍衛、嬪妃、大臣與宮女,年輕力盛的他們甚至還令數位嬪妃、宮女懷孕,接連數日將整座皇宮鬧得不可開交,國王為此勃然大怒卻苦無計策。一位睿智大臣向國王建言:此事僅有兩種可能,鬼魅或不善術士。如是鬼魅不可能令宮女受孕,因此必是後者。術士就算能隱身也不可能穿牆,只要將全部宮門反鎖,命宮內百位武士向空中揮刀,此舉必然能斬殺這群不善之徒。

 

當其中一名友人慘死刀下倒地現出原形後,國王與大臣更加地肯定了原本的猜測,便召集更多武士帶刀拚了命對空揮舞。最後剩下的幾名友人就這樣一一被斬死,僅剩下這一名被嚇到驚慌失色的少年,當他不知如何是好之際,突然看見眾武士雖然處處揮刀,國王旁卻無人敢近身。少年靈機一動立即鑽進國王座椅下躲藏,就在一片殺伐聲中,少年憶起佛陀的教導:「貪婪與不清淨之心,皆是觸發禍害之根本,不妄求、不僭越本分,才能在平靜中洞見生命的本質。」這句話在度帶來恐懼並深深印入他的靈魂當中,消弭了他的傲骨與悖慢。

 

當少年逃過此大劫後,便徹底地捨棄這些無法了悟生命實相的靈通術法,決心出家依循佛陀的教導走入尋道之路。

 

故事中的隱身術象徵著靈魂從本體分離,完全看不清楚真正的自我。當別人看不見我,同時我也看不見自己的心,當靈魂四分五裂、支離破碎時,意識便再也壓抑不住巨大慾望

 


 

「如果我在臨死前一刻不想投胎了,往生後我就能夠中止輪迴不再轉世嗎?」想要斷除輪迴尋求解脫,臨時抱佛腳是不可能的,將此課題放在臨死前一刻再來處理已是緩不濟急。「想要」是大腦的思維,靈魂意識不屬於大腦的管轄範圍,大腦也無法中止輪迴不再墜入紅塵。在世時須保持覺知,覺察種種不善心—貪、嗔、痴、妄想的升起,往生之際覺知心與累世福報、功果,便能化解外界干擾中止輪迴的遊戲。無極瑤池金母將大腦與靈魂世界的差別做了一個詳細的說明,簡單來說就是:大腦不等同於意識世界。

 

不妨拉近到你的生命思考,當你躺在床上尚未失去意識時,聽見身旁家人聲聲的悲啼與念佛聲,你會感到難過與不捨嗎?只要你的意識與外部世界有一絲絲的連結,往生後便會再墜入六道輪迴。

 

有些靈魂為什麼會不斷地輪迴?其實並不是執取於物質事情,而是情愛,情愛才是讓一條靈魂沒有辦法跳脫輪迴真正的因素。

—錄自《請問輪迴》無極瑤池金母慈示靈訊

 

尚未覺醒的靈魂意識是不可能進入「解脫」的意識層,往生後依然會隨著未解脫的意識再次輪迴,就算往生前一刻急於想要斷輪迴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往生前與家人的生離死別,除非在生前時時刻刻保持覺知,擁有穩定的定力,臨終之際才能完全不受家人悲慟所影響,否則在心隨時受到外部世界影響的情況之下,如何對輪迴說斷就斷。

 

覺知就像是一把帶你走進靈魂意識的梯子,探求靈魂意識裡頭的祕密以及曾經遺忘的事物,在生活當中保持覺知,便能進入靈魂意識淬鍊生命洞見。

 

本文摘自《請問覺醒:無極瑤池金母密傳靈魂覺醒啟示錄

楓書坊出版

請問覺醒:無極瑤池金母密傳靈魂覺醒啟示錄

 2,798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