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什麼
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什麼
一九八八年,法國過敏症醫師賈克.班馮尼斯特(Jacques Benveniste)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主題是水的記憶力,並引發科學界很多人的反彈。不久,兩名「揭弊者」奉派到他的實驗室,想要證明他的實驗無效。簡單來說,反對人士做出來的結果和賈克醫師相反:水分子沒有記憶力。問題來了,誰才對?
答案是,除了你信以為真的之外,別無其他真相。你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創造自己的實相。社會是個人及其觀念、信念、理想、預設、欲望、好惡等等的綜合體。全部人口當中,只要有1%的人開始支持時尚、政治、經濟、電腦科學等方面的新觀念、新趨勢,整個社會就會突然開始採用這一新事物。所以,少數人可以影響全體,而其結果就是,社會上有很多人都認同了起先由少數人所創造的世界觀。
回顧人類的歷史,你會發現,所有重大的文化、政治、社會變革都是少數思想領袖發起的,即使革命和戰爭也常是個人(希特勒、毛澤東、海珊等)引發的,而且總是迅速蔓延到世界大部分地區。因此,你個人看世界的眼光其實對整個社會非常重要。日本某個海島上曾有幾隻猴子發現,用海水把馬鈴薯洗乾淨,馬鈴薯會比較好吃,不久全島的猴子和鄰近島嶼的猴子也都開始先把馬鈴薯洗乾淨再吃。事實上,一群群猴子之間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聯繫,可是在意識層面,牠們卻能互相交流這種處理馬鈴薯的新方法,即使是幾百里外的猴子都可以。
我們今日所知的一切,大部分是從過去學習而來。主要是從教育、媒體、傳統信念等管道接受訊息(也包含錯誤的訊息)。我們所聽聞的教條,常常會認同其一、其二,或者更多,也常常會說「人生就是這樣!」、「我沒辦法改變世界!」等類似的話。
果蠅如果在同一個封閉的玻璃瓶中長大,彼此間行為模式將全部一樣。有一天,你要是把蓋子打開,會發現沒有一隻果蠅想要飛出去。事實上,牠們根本沒有什麼理由要飛出去。果蠅以某種方式決定要一輩子活在那玻璃監獄當中。牠們相信玻璃瓶內就是全世界,因為成長過程中從來不知道有別的世界。但是,如果有隻勇於冒險的果蠅終於從那假的監獄門口飛出來,其餘的果蠅一定也會一隻隻往瓶口飛出去,從而發現瓶口外就是無限的世界,等著牠們探索。人和這些果蠅一樣,也在我們的方式之下決定要一輩子活在「監牢」裡,但我們這「監牢」的牆壁卻是用陳舊、似乎難以動搖的信念系統堆砌起來,數十、數百年來,我們始終認為這個信念系統是正確的。
除了果蠅實驗,一項以較高等生物進行的同類實驗,更證實了這個原理。研究員把一群小貓關在房間內,房間的牆壁畫滿了直條紋。他們把這一群小貓關在這個房間內,直到牠們長大才放出來。一放出來,出現的情形是:牠們看不到或無法辨識任何水平形狀或水平放置的東西,常常不是撞到就是絆倒。牠們的信念系統中沒有桌子、床這種東西。
另一群小貓則關在牆壁只有橫條紋的房間。這群小貓放出來之後,常常撞到柱子、椅腳等垂直狀的東西。在千百種知覺世界中,這兩群小貓從小只被容許學習其中一種,因此牠們的腦袋只和支持這一種視覺刺激的知覺連結,實體世界中的其餘東西在牠們意識中全部湮沒。
但是,這一次實驗還有第三群小貓。這第三群小貓從小眼睛就被蒙住,等到牠們長大,或者這麼說吧,「變聰明了」,實驗者才將牠們的眼帶解開。實驗者發現,牠們的眼睛雖然是完好的,但牠們看不到東西。對這群小貓而言,世界是沒有顏色、形狀、形式的,牠們從未有機會經由視覺學習這個世界,所以牠們的世界觀和前兩群小貓完全不同。我們體驗世界的經驗其實只是投射出自己心中認為有的那些東西。事實上,我們相信什麼,我們就是什麼,就和那些小貓一樣,我們面對的都是前人所持有、我們接手的世界觀。
本文摘自
重生時刻: 曙光已現, 新紀元已然來到
It’s Time to Come Alive
安德烈.莫瑞茲 Andreas Moritz
一中心有限公司
13,423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