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靈魂伴侶這件事嗎?

靈魂伴侶這個新時代辭彙引導世人相信,有一個人(或許是唯一的一個)是我們命中注定的另一半。那個人通常會強烈吸引著我們,而且照理來說,彼此不用開口也會心有靈犀,只不過我們必須眾裡尋他千百度,才能覓得如此良緣。這個概念浪漫無比,但卻錯得離譜。我納悶有多少伴侶關係就毀在「唔,我是喜歡她,可是她不是我的靈魂伴侶」上。靈魂伴侶是新時代運動重新想像出來的概念,是對「一生一次的愛」委婉的表達方式。根據靈魂,它真正的意義令人驚訝地傳統、實際,不過就是「純粹的愛」

每個人都來過人間不止一次。我們誕生到這個世上,從特定的旅程中學習,有掙扎,也有勝利;之後便前往靈界,繼續活在一個屬於我們的回饋世界裡。我們會與在人間共同生活過的靈魂,或許是祖父母、孩子、朋友和其他在生命中與我們互有交集的人,在那裡一起待上永世。不過靈魂在某幾段的生命中,為了提升自己的境界,會湧現返回人間學習另一個靈性課題的需求。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在靈界也已待上很久之後,我們會再投胎轉世。同一世代的人中可能會有人同行,彼此之間雖仍保有前次在人世境遇中締造的連結,但重返人世後卻會進入不同的環境,替同一批靈魂在新的一生帶來不同的關係和互動。前世的夫妻可能是今生的手足,前世的親子可能是今生的師生,就連在人間曾是敵對的雙方,也可能在人世新的冒險旅程中變成一對愛侶。不論我們發現雙方的角色有何改變,有一點始終不變:前世我們曾經同行,繼而在靈界增長靈性,現在則是再次回到人間互有關聯的情境中。我們是靈魂伴侶,但與人間標準的定義不同,彼此的連結實際上帶有比我們所能理解的還要深厚的歷史。唯有在一個非常基本和靈性的層次上,我們才能全然明白彼此的關聯。

有個下午,一個名叫羅貝卡的女人來找我通靈。當我們還在說著那些正式的介紹辭令,就有個年輕男子堅持要我立刻開始,我不得不打斷羅貝卡。她還差一些話沒說完,我已對她說:「我們需要開始了,這裡有個年輕男子在呼喚妳,叫妳媽媽。」許多個月後,我才知道我對她說的這句話,是我會稱為「心智上錯誤,心靈上正確」的話。羅貝卡其實不是那個年輕人的媽媽。她是位很有愛心的老師,照顧了一個問題少年,師生雙方投緣的程度令他們都莫名所以,但內心卻隱隱覺得其來有自。她很用心地指導這個年輕人,幫助他跨越個人和學習生活上種種的障礙,與少年的關係宛如母子一般。這在羅貝卡這一方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奇怪的是,少年也一樣。在一場意外結束少年在人間的旅程以前,他對羅貝卡的依賴程度,就好像兒子對媽媽一樣。羅貝卡對我描述,年輕人過世以後,她就跟所有慟失孩子的媽媽一樣傷心欲絕,來通靈則是希望得到某種洞見,幫助她瞭解自己與這個年輕人獨特又持久的羈絆。年輕人在通靈還沒開始就說的第一句話──叫她媽──正是雙方人世關係中最關鍵的一點。

人世會有一些情境讓我們宛如飛蛾撲火般莫名地受到另一人的吸引。這是因為彼此的內在有個什麼,使得雙方在自己不一定能夠理解的層次上互有連結。這是靈魂伴侶的本質,一個跟我們在靈魂上有連結,但不一定是能依據人間標準衡量的人。幸運的話,我們的靈魂伴侶可能就是我們的伴侶或愛戀的對象,不過這並不保證是一生的幸福。它只是把我們與那些我們有深入瞭解和羈絆的靈魂牽到一塊,不論結局是好是壞。

本文摘自
再見人間
喬治.安德森, 安德魯.巴洛尼George Anderson, Andrew Barone
一中心有限公司

6/23起《靈界隱藏的意義》AMY逸美 的 無課綱分享聚會

 12,162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