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納絲塔夏分享「吠陀文化」的孩子撫養
吠陀文化的孩子撫養
人類仍在追求完美的撫養制度,一心尋找最聰明的老師,把孩子交給他們教育。而你,弗拉狄米爾,為了跟兒子說話,五年來不斷尋找最好的撫養制度~ 一個能向你解釋一切並教你如何與親生兒子溝通的制度。你還向多名優秀的老師和不同領域的學者請益,但是沒有任何意見或方法讓你滿意或完美無缺。你越來越疑惑:「假使真有一種完美的撫養制度,早就很多人採用了,地球某處也可能住著一群幸福的民族。然而,所有國家都有類似或不同的問題,要尋找幸福的家庭有如海底撈針。總而言之,根本沒有什麼萬能的撫養制度,我也沒有必要再尋找了,因為沒有東西可找。」
請原諒我,我別無他法時,只能隨時追蹤你的想法。透過你,我試著瞭解是什麼讓人類遠離顯而易見的事實。
有一次,我感覺到你的想法:「缺乏信任及害怕犯錯,讓人不得不把小孩送去學校和學院,這樣事後才能責怪老師,而不是怪自己。」
另一次,我看到你在想:「孩子是由父母和社會的生活方式撫費長大。 』你因為這個想法而臉色蒼白,呆若木雞。你的想法精闢又正確,你卻因此受到驚嚇,一直想要忘記,然而,你忘不了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你後來試著反駁自己,辯解:怎麼可能變成科學家,藝術家或詩人?如果不去專科學校,如何學習數學,天文學和歷史?
但你所想的是按科目分類的知識,這在撫養孩子時並非重點。
更重要的是培養感覺,能將所有知識塞進一顆粒子的感覺。你自己就能理解這點,畢竟你就是我這句話最明顯的例證,沒上過專科學校也能寫書。
你和我在林間空地才待三天,如今你成了多國暢銷的作家。你還站在座無虛席的講堂,對著知名的教師、學者、詩人和治療師演講,甚至可以連續講三小時,讓聽眾全神貫注地聆聽。你經常被人問到:「你怎麼記得住這麼大量的訊息?你怎麼只憑記憶精確地背出書的內容,完全不用看書?」你回答這些問題時都很含糊,但你自認為那是我對你施展了前所未見的魔法。事實上,這一切再簡單不過了。
你第一次與我待在泰加林的那三天,「吠陀學校」同時也影響了你三天。這種學校不會讓你厭煩或有壓迫感,沒何學說和教條,只是透過感覺將所有訊息傳達給你。
你有時生氣、有時開懷大笑、有時害怕,但每次出現感覺時,就有訊息進到你的腦中。這些龐大的訊息會在後來你想起當初的感覺時浮現。
畢竟感覺是由大量的訊息濃縮而成,感覺越清楚、越強烈,容納的宇宙知識越多。
舉例來說,回想你在泰加林的第一晚,你醒來時看到旁邊躺了一隻母熊,一時之間受到驚嚇。請注意並思考「一時之間受到驚嚇」這個句子。但驚嚇的感覺是什麼?我們試著把它翻成訊息,會變成什麼?你當時想:「我旁邊有隻巨大的森林野獸,牠比我重上數倍,熊掌也比我手的肌肉強壯。森林的野獸都可能有攻擊性,所以可能攻擊我、把我撕裂。我現在手無寸鐵,最好拔腿就跑。」
如此大量的資訊無法在一時之間有意識地接收,而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但一旦資訊濃縮成感覺,也就是你那時恐懼的感覺,就能讓人瞬間對此情況做出反應。人在瞬間清楚地經歷某種感覺時,大量的資訊會傳到那人身上。要將資訊描述出來,可能需要用到整本學術論文,如果不用感覺體會,就得花上數年理解。
只要感覺群體正確,出現的順序適當,就能讓人既有的知識增數倍。
本文摘自
家族之書
作者: 弗拉狄米爾.米格烈
出版社:拾光雪松出版有限公司
[阿納斯塔夏6: 家族之書]+[與神對話完結篇:全面進化] 新書精華導讀會_周介偉_2018/1/27

12,373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