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海底輪的層次來說,九一一倖存者他們「不在」了 ?!

第一能量中心:海底輪╱根輪

第一能量中心,「海底輪」,又名「根輪」,是人的身體存在的基礎。它位於脊椎底部。海底輪有巨大的影響力,能把我們的生命力從身體往上提升,同時又往下注入我們的雙腿,使我們與大地連結,能夠向下著根並得到支持。海底輪的主要議題是:安全與信任、滋養、健康、家庭與家人。第一能量中心的不平衡,會影響腎上腺、薦骨、尾骨、雙腿、雙足、骨骼、直腸、免疫系統,以及脊柱。

這個最底部的能量中心被扭曲時,會產生許多不良後果。我們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會覺得與四周環境格格不入,注意力不集中、進退失據,或者產生害怕、焦慮和恐懼的情緒。我們可能會變得惶惶不安或心神不寧。此外,缺乏組織技巧、感覺被遺棄、抗拒改變,以及精神不振、體力不濟等,都是海底輪不平衡的現象。

[themify_box style=”purple note rounded” ]

第一脈輪扭曲,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下列情況:

•飲食失調或營養不良

•腎上腺素不足

•雙足、雙腿,或尾骨的問題

•直腸癌或結腸癌

•脊椎問題

•與免疫力相關的疾病

•骨質疏鬆或其他骨骼方面的疾病[/themify_box]

海底輪有助於我們產生歸屬感。我們生命中各個階段發生的任何事件,都能導致海底輪不平衡或有缺陷。失業、離婚、車禍、搬家、家庭變故、暴力威脅,或自然災害,都能使我們受到驚嚇,讓我們有連根被拔起的感覺,造成身心失去平衡。

以二○○一年九月一日發生的紐約世貿中心恐怖攻擊事件為例,這類重大悲劇所造成的創痛可以延續很久。許多九一一倖存者形容,他們有很長時間一直處於情緒緊張的狀態,無法恢復正常生活,也無法重拾以前的工作。許多人同時聲稱,他們長期處於驚嚇的狀態,一點細微的雜音都會讓他們心驚膽跳。他們心神不寧、失眠、精神不能集中,這些都顯示他們的第一脈輪扭曲了。

九一一倖存者的第一脈輪,通常是被恐懼與恐怖「阻斷」,他們常說自己有「不在這裡」的感覺。事實上,以海底輪的層次來說,他們確實是不在了。驚恐取代了他們的注意力和覺知,他們已經「離開他們的身體」。有位女性倖存者這樣形容:「我不認識自己了,以前喜歡的東西現在都不喜歡,我甚至無法靠近曼哈頓。」

我自己也是海底輪扭曲的實例,在十八歲之前有種種第一脈輪功能失調的症兆。為了對抗焦慮,我服用「凡寧」的劑量一年比一年增加。我很容易受到輕微聲響的驚嚇,嚴重失眠。感冒剛剛才好,會立即又感染流行性感冒。我雖然穿四號衣服,但仍感覺體重過重,每天靠健怡可樂、蛋,和葡萄柚維生。這是一種典型想藉由不吃來「逃離這裡」的潛意識企圖。

 

在現今文化中,我們大部分時候「缺席」或「半缺席」,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美國熱門電視科幻影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有一句幽默的對白:「史考特,用光束把我送走吧。」如今已成為一句常見的俚語,因為它表達出亙古以來,人們遭遇困難時便渴望銷聲匿跡的心情。

我們有時會短暫的魂不守舍而不自知。想想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有時會不知不覺便抵達目的地。我們靠的是自動駕駛機制—專心想心事,以致車子似乎在自動駕駛。我們是否常常在清洗碗盤、上健身房、去雜貨店購物時心不在焉?凡事倚賴科技的文化,也同樣使我們常常心「不在」焉,並且脫離大自然和人群。當以科技取代人類的互動時,我們甚至會有斷線的感覺。想一想,是否經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鐘頭不動,一天下來才驚覺全身痠痛。

許多人小時候都有和自己的身體「分離」的經驗。彷彿一種本能反應,當危險逼近時,我們會以脫身來保護自己。這種分離或切割,在我們幼年時是合理的,因為這是從攻擊我們尚未成熟的神經系統的驚嚇中,保命的唯一方法,

就是「脫離」我們的身體。長大後,當我們害怕或煩亂,我們會捨棄這種脫離身體的模式。其實,只有留下來才能保護自己。如果我們「不在」,我們便無法照顧自己,因為沒有人在家。

 

本文摘自:
說出真相,讓你自由:傷痛是真的,但別再緊抓不放了
黛博拉.金
新星球

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