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吃辛辣的食物」代表你對生活也渴望著高度刺激…

喜歡食辣嗎?品嚐食物前是不是一定要多放些調味劑?
那你可能在工作、愛情、玩樂方面也喜歡同時渴望興奮與刺激…..

香辣食物: 渴望追求刺激

你在吃東西之前是不是會加調味料?你的食物哲學是不是「 愈辣愈好」?是不是愛吃墨西哥、泰國、或辛辣的中國菜?

食物可能不是你生活中唯一喜歡刺激性的地方。你可能在工作、愛情、玩樂方面也渴望刺激與高度密集。如果你得到的刺激不足,就會把這股挫折感轉為對辛辣食物的強烈渴望。

心理學家、 研究員及作家伯納· 賴曼( Bernard Lyman) 對「 尋求刺激的人」 的形容,是「 喜歡有特別的刺激,而且常常喜歡冒險的人。 [ 尋求刺激〕評量的方式是從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來看,包括是在高度活動性和低度活動性,或是危險與安全之間做選…..尋求刺激與若干行為模式有關,包括違法行為在內。他做的假設是違法與被抓的危險給這些人他們渴望的額外刺激感。

有若干研究員認為「尋求刺激」與想吃辛辣、爽脆或酸的食品、美食與特殊口味的食物有關。另一項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的婦女尤其容易渴望重口味食物。愛吃重口味的人對新奇與變化也有強烈的慾望,有點像是透過奇特的飲食「 超越極限」 。

辛辣的東方食物
味精幾乎是大部分中國食物都會用到的興奮劑,除非你要求廚師不要放。味精是一種胺基酸的鈉鹽,已知會使食物增添美味,而且也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想要讓心情愉快一點,味精製造一種稱為「中國餐舘症候群」,或是「夸克氏症」(Kwok’s Disease),症狀可強可弱,包括頭痛、噁心、頭昏眼花、盜汗、臉部或脖子肌肉緊繃。

因為生活裡只有工作沒有娛樂而一肚子怨氣與壓力很大的人,特別是渴望刺激型玩樂的人,多半渴望吃加有堅果的辛辣食物。以中國菜來說就是宮保雞丁,這是一道川味的辣椒、雞肉、花生加上一點點甜麵醬,然後倒在超級爽脆的蔬菜上面,安撫了備感壓力、挫折、或是滿肚子怨氣的人想要咬嚼的需求。

因為高腎上腺素的生活方式而精神奕奕的人,特別是娛樂界的專業人士、股票經紀人、業務員,多半渴望吃嗆辣的東方麵食,例如傳統的泰國菜。這些菜裡的辣椒會提振你的精神,而麵條則讓你鎮靜下來,這樣的食物對這種雲霄飛車式的生活型態可說是絕佳的象徵。

香料與個性的關連
嗜辣族的個性和他們食物裡的調味料一樣強勁有力!甚至有時他們的個性還更強。

有些拚命吃辣的人味蕾鈍化,酗酒或是吸太多菸也會與味蕾偵測鹹味、酸味、辣味的能力競爭。有一項研究發現,酗酒者的子女味蕾比一般人少,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味蕾數量較少時,對強烈的口味就比較不敏感,包括酒精的味道,所以拚命吃辣的人食物裡需要較多的調味料,只是為了達到大部分人視為正常的味道罷了。

漢克是一位記者,是標準的嗜辣族,他浪漫的視自己為當代的海明威,因此終日醉醺醺的,而且口袋裡隨時一罐調味鹽也絕非巧合。他總是擔心餐廳或是朋友家的東西不夠鹹,所以毫不客氣的在面前的每一道菜上面任意撒鹽,從來不先嚐嚐看菜的味道是不是已經夠鹹或夠辣。漢克因為味蕾已被酒精麻痺,所以總是認為食物需要再多加一點調味才行。

§渴望吃辛辣食物的自我肯定語§

◎時間是一個充裕和無限的資源。
◎我有足夠的時間滿足我所有的需求。
◎我現在正在實現所有的夢想。
◎我有智慧與創意,可以實現我決心做的每一件事。
◎我傾聽內心的聲音,並接受它的引導。
◎我應該擁有我想要過的生活。
◎我感覺自己所有對興奮刺激的需求都獲得滿足

 

本文摘自:《食物情緒大解密:你愛吃的,透露了什麼祕密》

食物情緒大解密:你愛吃的,透露了什麼祕密/
朵琳.芙秋 Doreen Virtue/
三采文化
20160801-4 購買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