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食物的分享,食物資源不再浪費[影片+紀錄片推薦]
最近網路上常見到這個訊息傳遞:
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但還是有許多食物,雖然還能食用,因為吃不完、過期、保存期限…等原因被丟棄了,
但社會上,仍有許多人感到飢餓吃不飽,是因為食物資源分配不均….
推薦兩部影片,一部是台灣正在進行的食物銀行活動,
另一部紀錄片,是一位廚師開著自己的改裝車,走遍歐洲五國,一路上只用被丟棄的食物做菜。
給大家選擇觀賞。
影片介紹:
片中的小女孩,她無力改善拾荒爺爺貧困的現狀,但卻善用手上的有限資源,去做《愛與食物》的分享,這是良善的台灣民眾所樂見並竭力想要建構的溫馨社會。
台灣每年有275萬噸的食物被浪費,也有 5千餘名街友流浪在外、甚至許多弱勢家庭的兒童也三餐不繼地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
當一家數口分食一碗麵的真實事件仍然發生的同時,卻有人在苦惱下一餐該選擇吃什麼,也有許多吃不完、長得醜、甚至賣不完的即期食物將被丟棄。我們雖然難以解決貧富不均,但食物浪費和分配不均的問題卻能有效地被改善。
食物銀行正在努力收集來自全省各地量販店、中盤商、零售商、製造商、甚至個人捐贈的愛心物資,搶救即將被浪費的可食用物資,進行妥善的處理分類後,再將食物重新分配給最需要的人們手中。
【溫度】資源不浪費, 台灣無飢餓 –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點此觀賞微電影>>
美味的垃圾Wastecooking
2012/紀錄片/80mins/澳洲
2015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5 坎城企業媒體暨電視獎 銀海豚獎
2015 杜維爾綠色影展 銀獎
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但有研究指出事實上全世界將近三分之一的食物都被丟掉了,等於全球每年有十三億噸的食物還能吃卻被丟棄,形成資源浪費。這個數據包含了整條供應鏈:從農場收成到食品加工再到零售商店、餐廳、與消費者。身兼廚師、電影工作者、社運人士等多重身分的大衛葛羅斯決定改裝自己的車,以食用油為燃料,花費五星期,走遍歐洲五國,一路上只用被丟棄的食物做菜。名廚、科學家、美食家都是旅途中的得力助手,展開一趟星級「剩食廚房」之旅。
美味的垃圾 電影預告片段(英文字幕)
**點此觀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