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其實毫不費力,不涉及任何力量 (滿心冥想)

「為什麼認為冥想很困難的想法是如此根深柢固呢?」我問他。

「許多知名的老師都贊同這一觀點,」達濟說,「但在我看來,這樣的老師是在誤人子弟。如果我們相信頭腦天生就不穩定,頭腦就會成為我們的敵人,而我們會怎麼對付敵人呢?」

「我們會和敵人抗爭。」我答道。

「這樣一來,冥想就成了戰場,」達濟說,「冥想就成了一種抑制頭腦的練習。但是,試想一下,念頭和情緒可曾妨礙我們欣賞一部好電影?」

「不會。」我說。

「可曾妨礙我們享受美食?」

「也不會。」我說。

「為什麼不會妨礙我們呢?」他追問。

「電影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我說,「美食也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念頭和情緒了。」

「沒錯,」達濟說,「當某件事物持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就會忽略其他不受歡迎的念頭。我們只須給自己的頭腦提供能全然投入的目標—那些真正有吸引力的事物。然後我們會觀察到,頭腦將多麼自然而然地安定下來,毫不費力地保持專注。

「然而,我們似乎無法控制頭腦將被哪些事物吸引。如果孩子整天都全神貫注地學習,父母可能會感到高興,因為孩子正在從事正面的活動;但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已經連續玩了九個小時的線上遊戲,就可能會開始擔心。在這兩種情況下,孩子都展現了強大的專注力,但父母擔憂的是孩子關注的目標,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你看,我們不會因為無法專注而痛苦。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但我們可以選擇要對什麼感興趣嗎?似乎某些事物對我們的吸引力就是更加強烈,原因是我們意識中的印記—我們之後再找時間探討這個話題。不管怎麼說,當某件事物吸引我們的時候,我們為之著迷、全然專注;只有當我們對它不感興趣時,才必須透過努力來集中注意力。

「當我們讀到一本無法觸動內心的書時,會怎麼樣呢?每讀一句話,我們都會走神,對嗎?最終,我們會發現,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剛剛讀了什麼。我們要重複回顧那些文字,直到熟悉內容。要看完這本書,我們真的需要全神貫注!」

「有些事即使經過努力仍是收穫有限,興趣卻能助我們成功。」我說。

「是的,」達濟說,「如果我們對一件事有濃厚的興趣,必定會成功;如果我們不感興趣,則會有掙扎。缺少了興趣,任何活動都將令人感到厭煩。除非頭腦發現一個想法有吸引力,否則它不會願意停留在這個目標上,頭腦寧願專注於其他事情。」

「集中注意力和專注不是同一件事,對嗎?」我說。

真正的專注將毫不費力,且自然發生。」他回答道,「只有當專注沒有自行發生,我們才需要努力維持專注。這就是集中注意力—力圖做到專注。

「我們把冥想定義為持續地想著一項事物,因此許多人誤認為冥想就是集中注意力,其實並非如此。集中注意力是費力的,冥想卻毫不費力,冥想並不涉及任何力量。

「當我們需要集中注意力時,必須控制自己的頭腦,令頭腦只專注於一件我們喜歡的事物,摒棄其他一切想法!越是集中注意力,我們的覺知就會越排他。當注意力集中到極致,我們的覺知將全然專注於一點上,排除其他所有事物。

「這需要極大的努力!阻止念頭的湧動並不容易。頭腦有一種自然的衝動,它有自身想去的方向,我們卻強迫它往其他地方。這就像試圖讓一條奔湧的河流改道,即使我們成功地令自己的頭腦屈服,還是得費力保持這種狀態!一旦鬆懈,頭腦就會反彈回原來的樣子,像彈簧那樣。而這樣高強度的努力狀態,我們又能夠維持多久呢?」

「儘管有部分人認為冥想等同於集中注意力,但他們也認同,冥想應該是放鬆的,」我說,「他們也認同,冥想應該帶給人們平和。」

「當我們如此費力地集中注意力,冥想還會是放鬆或平和的嗎?」達濟問道。「所以,讓我們忘掉集中注意力。對於世俗事務,集中注意力可能是必要的,但這在靈性領域毫無用武之地。」

「但我們會把冥想定義為一種專注的狀態。」我提到。

冥想的狀態是毫不費力地專注,」達濟糾正道,「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頭腦自然地停留在某個念頭。當有目標能夠持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就會毫不費力地發生。此時,我們就是處於一種被稱為『沉浸』的狀態,這是另一個可用來形容處於冥想狀態的頭腦的詞。

「然而,『吸引力』是一把雙刃劍!『吸引力』也是欲望的代名詞。」

「欲望究竟是什麼呢?」我問道。

「欲望是渴望滿足的靈魂,往錯誤的方向尋找滿足感。」達濟說,「靈魂渴望與其本源融合,這才是真正的欲望—巨大的欲望!除非我們知道目光該鎖定何處,否則我們往往會去尋求外在的滿足。」

.

heartfull3
heartfulness

滿心冥想:印度的百年神性意識傳授,一場切實可行的靈性實驗

  • 方智出版   2023/04

作者:  葛木雷什‧D‧巴特爾

  被尊稱為「達濟」(Daaji),是全球滿心冥想運動的現任(第4任)靈性嚮導。達濟在紐約市開設藥局長達30多年,之後被任命為具有百年傳承的滿心體系靈性嚮導接班人。他遊歷四方,並為各地的靈性追尋者提供支援。達濟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以個人經驗和修為所形成的科學研究方法,孜孜不倦地對意識和靈性領域進行研究。

約書亞‧波洛克
來自美國的滿心培訓員和修習者,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居住在印度。他是虔誠的靈性追尋者,十分熱心於分享自己對冥想的熱情,已教授滿心冥想超過10年。經常在私人研討會上發表演說,也為企業、教育單位和政府機構講解滿心冥想的修習方法,並持續為當地的追尋者提供支援。

>體驗滿心,請流覽以下網站https://www.heartfulness.org

購書連結

_博客來 https://bit.ly/00700198-B 

_誠品 https://bit.ly/00700198-E 

_金石堂 https://bit.ly/00700198-K 

_Momo http://bit.ly/3LBd9OA 

_圓神書活網https://bit.ly/00700198 

mm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