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半滿之杯:打開通往關係順應之路

 

接受一個人的全部

我聽過這樣的話:「我喜歡你是因為……/即便你……但我還是愛你。」(出自Netflix電影《老闆送作堆》)。剛開始我不懂這些話,因為聽起來有點負面,比方說:「即便你每次都不放下馬桶坐墊,而且老是遲到,但我還是愛你。」聽起來像是拐個彎罵人。

然而仔細思考過後,我發現這些話其實傳達了無條件的愛「雖然你……我還是愛你。/我愛你的優點跟缺點。/儘管你犯過錯、有怪癖,但我依然愛你。」我們不都有些怪癖嗎?「我接受你的一切。」人人渴望無條件的愛,那是無與倫比的大禮。

孩子還小時,我常告訴他們,不管他們做了什麼,我都會愛他們──就算在學校成績不好、撒謊、搬去遙遠的地方、選擇我不喜歡的職業、選擇我不喜歡的伴侶,我都會愛他們。就算染上毒癮、手腳不乾淨或殺了人,我還是愛他們。我是認真的。

我自然不希望會有這種事,但我無論如何都想要愛他們,這是我真心誠意的渴望。我沒料到的是,有天長女希拉蕊會讓我心想:「就算你說你恨我,而且好像不愛我了,我依然愛你。」然而,這個情況確實發生了。

 

 

 

主要工具:半滿之杯

假如你深愛某人,偏偏就是不喜歡他們的某一面或是某個習慣,你可能會覺得很難接受,甚至是極為氣惱。那說不定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例如髮型、衣著穿搭或幽默感,也說不定事關重大,與你在意的事或價值信念密切相關,例如政治立場、宗教信仰、體重(過胖或過瘦)、健康習慣、職涯選擇、居住地點、性傾向、配偶或伴侶。有時候,光是所愛之人的一項特質,便可能你倆之間造成長期的鴻溝。

 

你愛的人在這世上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正如你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儘管你們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你依然愛這個人,希望這個人留在你的生命中。本工具能幫助你用更宏觀的視野看待好友或摯愛,而不是只關注單一特質。與其聚焦於不喜歡的事物,不妨聚焦於這個人身上你喜歡的部分。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的正面特質上時,你就能打開通往順應之路,接受他們原本的樣子。所以,萬一你下次又注意到那些你絕對無法改變或影響的惱人特質,試試看用「杯子半滿」的觀點看待吧。

 

[themify_box color=”light-green”]

1 從自我關懷開始。告訴自己,一直希望改變、幫助所愛的人,或是要對方進步,對你來說並不容易。你束手無策,但你也不想繼續難受下去。所以……

2 從對方身上,找出三項你非常喜歡的特質。

3 再從對方身上,找出兩個讓你非常感動的行為。

4 接下來吐一口氣,說:「我放手讓你走自己的道路。希望你擁有平靜、喜悅、健康與幸福。願你自在地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途,願你永遠感到被愛。」

[/themify_box]

本文摘自《接受的藝術:不與現狀之河對抗,獲得情緒自由與力量

遠流出版

接受的藝術:不與現狀之河對抗,獲得情緒自由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