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現在」的那個「注意」才是靜心
文:劉素珍老師
靜心的重點應該是注意到現在,每一個現在,靜心是一個活的,不是一個技術去做什麼。
例如我現在本來很開心的,有人講了一句我不好的話,我那個開心不見了,然後心情就不好了,我們能不能這個時候注意到我此時此刻的反應,那個「注意到現在」的那個「注意」才是靜心。那麼那個注意到現在,你要講它覺知或同在都可以,重點是能夠注意到現在。
為什麼「注意到現在」那麼重要?為什麼要練功的時候去注意每一個移動呢?當你在注意的時候能量不會散掉這都是果,我們不是要這個。
以我的體會,當我們在練功的時候,能注意這個動作的時候,你的能量是很強的而且是很鬆的。
可是如果你在動作的時候你就跑掉了,或者是你在想很多事情,或者是念頭亂亂跑,其實我可以說你可以不用打了,身心分離,你越打越分裂,如果你不能夠注意到你的每一個動作的時候,倒不如去看電視,去快樂吃大餐。
因為你這樣打,然後你一直在想,你都不知道你有沒有打到,然後這樣打的能量其實是很低的,變成只有一個運動而已,對我們身體的幫助很小。可是當我們能夠注意的時候,那個能量非常的不一樣,能夠注意的時候能量是100,那你沒有注意的時候你的能量大概只有15,所以我說可以不用打。

看到自我傷害自然停下來
那為什麼要在打拳的時候注意動作呢?請問現在我拿一支刀一直在殺自己的時候,我到底要怎樣才能夠停止這個殺我自己?
我是不是要看到我一直在殺我自己我才能停下來,那如果我看不到,別人一直告訴我「你要停下來才有力量,你要停下來才會好」有什麼幫助嗎?
別人告訴你很多很好聽的,講得非常好的理論、觀念,可是我還是看不到我在傷害我自己。
我自己注意的時候,當我真的能夠注意到我在殺我自己的時候,那一個停止才有可能出現,如果我們一直都沒有辦法去注意到我們所言、所行、所動,我們怎麼樣能夠從我們在生活當中的一些痛苦,或是一些煩惱解脫出來。

了解自己是離苦的第一步
所以如果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言行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的時候,那麼我們說要離苦得樂那個就是妄想。
其實就變成是觀念,我們大部分都變成是觀念,所以我們從最基本最重要的地方開始,就是我們即使在走路或是在練功的時候,那個注意,那個注意的品質,那個狀態的態度足夠於讓我們從我們的煩惱裡面解脫出來;若是沒有這種態度,我們就只能變成是一種聽說,那麼就是一種頭腦的說服。
所以我們看很多東西,上很多課,很多老師,很多大師都講得很好,為什麼我們做不到?我希望能夠跟大家探討我們為什麼知道做不到,然後這個知道做不到的原因不是只有一個、兩個,是很多。
我希望能夠一一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真正發生的事情,讓我們能夠看到為何我們學了這麼多,我們聽到這麼多,我們認識知道這麼多,可是我們還是做不到。
那我們能夠親自看到我們知道做不到的那個盲點在哪裡,那麼這樣的知道,這樣清楚才是真正的對我們有幫助,而不是變成觀念跟口頭。所以這個了解,這個看到,看到傷害自己必需要從我們自己親身感受到,「啊!是這樣的」,那麼這樣的力量才會自然的出來。
所以不是學很多,知道很多就做得到,是必須從「真正的看到自己」開始,其實以一個最表淺的期望來講,我們對於我們的期望就不是很清楚跟了解,所以我們的關係裡面大都是困在這樣的一個互動模式裡面。
那麼如果我們可以從自己本身注意起的時候,就減少互動之間的很多磨擦、問題。那麼一切都是要從能夠注意自己開始,這個就是真功夫,絕對不是別人可以教我們的。

注意心念如何製造問題
所以我希望我們在練功不是在練身體,而是我們注意到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何會製造這麼多的問題出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去清楚透徹我們的心,原因就是我們只要一碰到問題的時候,只要一碰到痛苦的時候,我們馬上就是跑掉。
我們幾乎很少真正直接徹底的在問題痛苦出現的那一刻,我們能夠去看到這整個問題。我們已經養成一碰到問題就要馬上解決,一碰到問題就要馬上想辦法,所以我們的問題一直重複的在發生。
可是現在有一個人跟我們說,我們要去注意自己的動作,到底幹什麼?從這個注意動作裡面,我們的警覺敏銳才會出現。那這樣的警覺敏銳不是強壓的,而是我們內在本來就有這個狀態,只是我們現在讓它恢復。所以從這個注意動作開始是很重要的,不是打很久,然後要打到什麼樣的境界,不是。
而是每一個動作都很清楚的感受到,然後覺察到,從這個覺察裡面我們就能夠看到我們的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且是非常清楚的,這個就不需要別人教我們,我們自己能夠很清楚去看到,所以一切的注意就是從這裡開始。
6/12起〔線上〕在移動中寧靜.回到我們的心《養心禪》_劉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