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受傷?源於我們複製了,原生家庭吵架模式__by Eydis亞蒂絲
(文/EYDIS亞蒂絲)
在《超越原生家庭》裡有一個真實故事:
莎拉和她老公喬每次大吵時,莎拉每當憤怒的大吼時,老公總是冷淡的說:「你冷靜一下。」
莎拉聽到這句話,反而被激發得更生氣。
她覺得老公根本不想處理問題,根本不愛她,越想越生氣,憤怒的摔家具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而喬卻覺得,莎拉總是情緒化,發脾氣根本就無法溝通,莎拉不愛他,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
作者追溯到他們各自的原生家庭,發現莎拉的原生家庭每次有矛盾後,家人之間必定是相互大吵一架,做出最後的結論,然後合好如初。
而喬的原生家庭,則是大家回到房間好好的調整情緒,再出來慢慢釐清問題,或不加以討論而讓事情過去。
伴侶關係,常常因為各自學習的模式不同,有了不同的摩擦。
◊吵架是潛意識的連鎖反應
我老公就和莎拉一樣,總是要相互大聲爭吵一番,來解決矛盾,每次進入矛盾時,他會不自覺得越說越大聲。
而我發覺,自己只要有人憤怒而大聲說話時,我的腦袋就會無法思考,只能陷入--”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我因此感到委屈、憤怒,並且開始抵抗:「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都是你在說!為什麼要照你的方式走?」最後頭會開始發疼,想離開現場。
我老公一聽見我的抵抗,他就更生氣,然後看見我離開現場,他開始感到很挫折而委屈。
吵架,是一種潛意識的連鎖反應。
而連鎖反應,都源自於原生家庭的潛移默化。
◊解決,先覺察你沿襲了誰
我覺察我的老公家庭,總是會父母之間會相互大聲爭吵對峙,吵完之後隔沒幾天,大家合好如初,當然,不意外的我老公也沿襲了這種爭吵法。
而我呢?我進一步思考覺察,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
後來我發現,我沿襲到我母親「不喜歡爭吵」的慣性,也有「我吵不過對方」的信念,但又夾雜得我父親「別人對我憤怒=覺得不受尊重」的意識習態。
覺察能夠幫助你,從你原生家庭模式中分化出來,使你可以進化信念,增長靈性。
我與原生家庭的念頭保持距離後,就我就能開始調整念頭,我調整想法:
1. 老公對我憤怒,不是因為不尊重我,而是因為他沿襲了家庭的習慣,覺得我還沒有聽懂他想表達的內容。
2.我雖然不喜歡爭吵,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討論,表達我的渴望和想法,不能迴避。
3.我吵不過對方嗎?現在我的老公,平時是可以理解別人的人,我仍然可以盡力傳達我的想法,還是會有用的。而不是相信無法溝通的信念,那我就只能閃躲。
◊改變,來自原生的反應模式
根據我的覺察,我調整我吵架當下的反應模式。
我老公感到憤怒,是因為覺得我沒有聆聽他的想法,所以我要停止像以前覺得頭痛生氣而開始抵抗。
首要改變的行動是:
●保持耐心,聆聽我老公憤怒的言語內,想傳達的意見。
●聽完之後,我會試著重複他說過的道理,我有發現,當我耐心聽完,並且復述一次,他愣住會並且怒氣稍減。(雖然頭還是會痛)
可是,問題還是沒解決,而且我的頭還是痛啊,怎麼辦呢?
●我就會提出我的需要:
「我要好好想想,現在(這樣大聲爭吵情境)我頭很不舒服,我現在沒辦法回答你,待會我想一下,再和你說。」
●我保證會想好,再來討論,此時對方能理解並暫時熄火,各自能回到房間,冷靜下來彼此把剛剛激烈爭執中我討論的點,好好的思考一番。
等我釐清,他想表達的內容、我堅持的想法、我們彼此可能的交集,我就會再次走出來討論,確保自己不是用批判指責的方式。
家庭大師薩提爾提過,任何指責、批評都會引發對方再次防衛。
而我發現,如果沒有試著接納對方的想法,也會產生惡化。
我用了這些方法,其實慢慢的也很少和我先生有什麼激烈的吵架,而我先生也在我身上學習到,不用一直大聲爭執,好好溝通也是能把矛盾調解完畢,因為他知道我不再會逃避問題。
當你用不同模式反應時,你的伴侶也會被迫用不同模式和你展開新一輪的攻防,直到你找到最適合你們兩個溝通的模式,才能停止。
很多伴侶之間,可能五六十年都還用相同的吵架模式,彼此只有忍耐,但隨著時間過去,耐性沒了,會誰也不讓誰,邊吵就邊把感情吵淡了。
無法從原生家庭吵架模式中分離,進化自己的伴侶,可能就只能面臨感情撕裂的更大困境。
◊總整理
吵架的時候:
1.覺察
你當下感受了什麼,引發了你什麼想法,導致你如此反應?
那你另一半當下感受到什麼,引發了什麼想法,導致他如此反應?
2. 你沿襲到了誰?對方沿襲到了什麼模式?和你有什麼不同?
3. 調整:新的反應模式
我採取了四種方案:保持耐心、重複對方的想法、提出自我需求、保証處理溝通
你的改變行動方案是什麼?想想看!
如果調整成功,未來就可以用這麼模式進行溝通,如果調整失敗再次覺察,重新做調整。
祝福大家,越吵感情越好!
亞蒂絲
本文轉載自:亞蒂絲EYDIS
FB粉絲頁:心靈對話@Eydis亞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