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自我幻象—三摩地Samadhi的靜定之境【靈性電影分享】

 

三摩地是古代梵文的詞彙,現代詞彙無一可等同於其意涵。

三摩地指的是,某種在心智層次無法表達的東西。

這部電影並非是要教導你何謂三摩地? 或者是為你的心智提供關於三摩地的訊息,而是要啟發你直接去發覺你自己的真實本質。

 

當你觀看這部影片時的危險是,你的心智會想要獲得三摩地。

更危險的是,你的心智可能認為自己已經證得了三摩地…

 

在有能力把三摩地融入生活中的其他面向之前,大部分的人會持續的在禪修中無數次的經驗到三摩地並失掉三摩地。

很常見的是,在禪修或自我探究中,深入洞察到自我的本質,然後再度發現自己落入舊有的模式之中,忘記自己是誰的真相。

要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面向,個我的每一面向領悟寂靜或空性,就是要化為空性,一切事物皆是空性的舞動…

 

解脫之道不是自我提升,也不是滿足自己的目的,而是完全放棄個我的目的。

有些人擔心,喚醒自己的真實本質,將意味著會失去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對生活的享受。

其實恰恰相反;只有在被制約的自我被克服時,靈魂的獨特性才能彰顯。

因為我們在母體中沉睡,絕大部分的我們從來都不知道靈魂真正想表達是什麼。

通往三摩地之道涉及靜心,它既觀察這個被制約的自我--這是變化無常的;以及體悟你的真實本質--這是恆常不變的。

當你達到寂止的狀態時-你的存在本源,接著等收進一步的指示,而不必堅持你的外在世界必須如何改變。

不是我的意志,而是更高意識 會執行。

 

Samadhi Movie, 2017 – Part 1 – “Maya, the Illusion of the Self”

本影片轉載自AwakenTheWorldFilm

三摩地(梵文:समाधि,Samādhi),又译三昧、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譯為「止」、「定」、「禪定」。 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

—引用自維基百科

贊助AwakenTheWorldFilmhttp://www.patreon.com/awakentheworld

購買Samadhi系列電影https://goo.gl/59muLx

 

11/25_2019《靈訊展望會》覺醒與揚升的關鍵…高維訊息重點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