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緒是正常的,我們要接納它,然後調節它

簡單卻深刻的覺察,一生受用!

半年一次的定期牙齒檢查,牙醫師對我說:「你也是屬於咬牙切齒一族,晚上磨牙磨得很厲害。」我自己從來不自覺這個問題,因為這次牙醫師提醒了我,於是晚上睡覺前,我開始去覺察自己的口腔是否有放鬆?往往發現,我的牙根部的確不自覺的處在緊繃狀態。

原來,我對自己的身體不太熟悉!

有一次走在斑馬線上,差點被急速轉彎搶快的車輛撞到,驚魂未定好幾天,直到去熟識的中醫看腸胃問題,順口提了一句:「前幾天我差點被車撞死,不能來看診了。」醫師聽了之後回我一句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瞬間,我就被「收驚」了。

身邊的人把我的話聽進去,回應我一句安慰的話,就能帶給我無限的寬慰。 顏師傅是第六代祖傳的國術館師傅,第一次的治療就讓我有多年毛病的右手,終於可以高舉碰到自己的耳朵。第一次見面,顏師傅就問我:「如果你的車子壞了,要不要修?」 我答:「當然要修!」他說:「那為什麼身體壞了,就擺在那裡不修呢?」。

同理可證,有了情緒問題或心理問題,為什麼擺在那裡不處理呢?除非是遇到意外,否則身體不會在一天內變壞的;心理健康也一樣,日積月累的擱置不處理,就會反映到身心健康。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累得要命,還是會去做你覺得很重要的事?例如上了一天的班,已經非常疲勞,但晚上你還是會準時到課堂進修,或是到健身房去運動?有時候,你一直參與許多學習課程,也不明白自己在追求什麼?

如果你知道了,也許是你有一個「追尋者」的原型,這是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學說,一旦你了解可能有這個原因,你就會無怨無悔的繼續前進。

我們正巧處在覺醒的世代,有無數的靈性和成長課程,可以幫助我們探討內心深處。我們也幸運的有近代心理學家整理歸納的一些行為現象,探討人類的心理因素和行為發生之間的關係。

這些年,我在追尋心靈成長的過程中,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學費,期間也遇到過幾位心靈導師,對個人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總覺得還是少了一塊什麼?再多的修行,見到不順心的事,照樣會起煩惱,遇到不合拍的人,情緒還是會上來,往往事件過去,念頭卻一直反覆在腦海裡重播。

按照心理學家的說法,有情緒是正常的,我們要接納它,然後再調節它。說起來輕鬆,做起來不容易。就像去學習瑜伽或健身等運動,看影片學習好像很簡單,若是沒有老師或教練從旁指導,很容易扭到腰或傷到脊椎。心靈的學習也是一樣,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才不會走歪了道路。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與人群接觸,發現大多數的人跟我一樣,有著不同時期的不同煩惱,嚴重的人還認為自己得了憂鬱症或起了厭世的念頭。這些人當中,也是有常年樂於學習並且接觸許多靈性成長課程的人,但也幸好如此,他們會發出遭遇困擾的訊號。這個時候,若是有朋友的陪伴與傾聽,就是最好的幫助,可以及時拉一把,不至於掉入憂鬱的漩渦。可是,情緒雖然暫時舒緩,如果沒有經常的疏通與排解,依然還是會捲土重來。午夜夢醒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與自助? 比較可怕的是隱藏在社會各個角落,特別是弱勢或是不被社會認同的族群,以及因為需要照顧家庭而被迫離開原來職場的人,他們默默的忍耐,不懂得發出求救的信號,於是有人突然爆發激烈的情緒、有人泯滅人性的冷血殺戮、有人選擇一走了之⋯⋯成為社會不定時的炸彈,輕則傷己,重則傷及無辜。

專業機構在問題沒有發生之前,無法照看或考慮到隱藏的未爆彈。我們也都明白防患勝於治療,因此我願意將自己從美國學習而來,並且本身獲益良多的一套方法,分享給一般民眾參考。只要願意學習,不需要昂貴的金錢,不需要許多的道具,沒有牽涉到宗教政治或商業買賣。只要願意花一點時間,開始剪貼圖片,製作屬於自己的圖卡,練習與圖卡對話,並且用筆記錄下來,就有覺察的機會,能夠更了解自己。要相信自己有智慧可以解決生活上的大小事件,度過生活歷程需要面對的風雨起伏,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嘗試的一個有效工具!

[themify_box color=”lavender”]這套工具稱為心靈拼貼 ®(SoulCollage  ® ),源自於美國,是由席娜.弗斯特發展的一套心靈圖卡流程系統。16 年來在全球 43 個國家運行,除了心理諮商專業人員會使用在個案諮商外,也有許多一般人士,學會了這套簡單有趣的工具,運用在各自的社群,讓參與者認識自我內在的智慧,進而了解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自己與整個環境的關係。 心靈拼貼 ® 只要動動手拼貼圖像,再簡單記錄直覺性的表達,所得到的卻是深刻的覺察,一生受用。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流程,可以教導自己有能力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themify_box]

本文摘自
蘿拉老師的心靈拼貼®:手作牌卡,找出你內心最渴望的答案
蘿拉 
方智

7/6 蘿拉老師的心靈拼貼®:手作牌卡,找出你內心最渴望的答案_體驗分享會+ 7/29一日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