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五步驟教孩子如何愛自己、接納自己、和做自己 !

生活方式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大的洞見,而誠實、覺醒和責任則是全人生活的三大核心概念,只要能依據這三個原則來生活,自我譴責的情形就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它們能消除孩子對自己的憤怒,教孩子如何愛自己、接納自己、和做自己。

我們就從這裡開始:我認為,存在狀態(對小孩子我們可能會說「生活方式」)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大的洞見。我們能藉由決定而選擇成為某個東西,這是人生最大的秘密。事實上,它實在是太秘密了,甚至許多成人也不知道它的存在。(或者他們知道,卻不採取行動。)

因此,「存在狀態」(或者你想要的話,也可稱它為「行動方式」)對人類體驗幸福、平安、滿足的生活能力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是非常關鍵的)。而我們的存在唯一最有力量的真相是:我們必須為我們現在的樣子、以及未來將成為什麼樣子負起全責。

誠實、覺醒和責任,這三個成人工具對孩子同樣有效;當然,它們必須用孩子能懂的方式和語言來傳授給他們。因此,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具體建議及策略,它們可以幫助你跟孩子分享《與神對話》的這一觀念。

下列教學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了解如何做真正的自己,從而成為完全誠實、覺醒、負責任的人。這將消除他們對自己的憤怒,並開始愛自己、接納自己。
[themify_box style=”blue info rounded” ]

你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誠實、覺醒和責任的重要性的五件事:

1.任何事情,你永遠會用適合孩子年齡了解的細節,對他們誠實以告。

2.減少關於嬰兒從哪裡來、寵物死後會如何……等等你認為太複雜而難以誠實以告的無害「善意小謊言」和夢幻「故事」。

3.請孩子玩假話遊戲來探討「真相」與「謊言」的差別。準備一系列孩子熟知的事物;其中有些是真實的,有些只是「近乎」真實的。請孩子分辨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近乎真實的。

4.帶孩子到廚房玩覺察遊戲。請他們告訴你至少三樣在廚房或客廳的東西對你們家是不太好的。(事先安排好五樣東西:擺在地板上的葡萄、靠近桌緣的玻璃杯、沒收好的刀子、微開的冰箱門、廚房桌上打開的蛋黃醬、樓梯旁的一雙溜冰鞋……等等。)除了請孩子指出那些不太妥當的東西外,也請他們說出理由;若他們自己無法指認出來,就向他們說明那些東西不妥當的原因。以這種方式教導孩子「覺察」。接著,引導孩子覺察「自己」的行為,以及它對別人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5.問孩子,別的孩子是否曾讓他們感到受傷?請孩子告訴你,他們告訴那些人自己將來會如何對待他們,以及他們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其他朋友等等。儘管寬恕對靈魂的健康而言非屬必要,但你可以教導孩子,在他們待人不友善時說聲「對不起」,這是負起責任一個很好的方式。[/themify_box]

對父母感到安心的孩子知道自己不會失去父母的愛;他們知道誠實是讓親子溝通管道保持暢通的正面行為。對父母感到恐懼的孩子會害怕誠實,因他們不知道父母會作出何種反應。

對孩子來說,誠實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他們學會說謊,純粹只是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通常是為了避免自己陷入「麻煩」之中。然而,無條件地接受孩子真實的樣貌,有助於他們對你誠實;即使孩子做出他們認為的「壞事」,他們也會想讓你知道它們,並相信你還是愛他們的。

我們可能都會擔心,孩子的誠實是否會傷害到別人。若你的孩子一直透過本書的方法來學習和成長,那麼你可以跟孩子談談關於用愛的言語說實話──「愛會怎麼說這件事?」你可以清楚地為孩子區分假裝、想像、說故事和真正的不誠實之間的差異。

跟孩子談談以下的生活情節:
 
※我們是否曾虛構一些事物來使我們感覺好一點、看起來好一點、得到別人的注意、隱瞞事實、或驅使別人為我們做事?這是說謊的幾種類型。
 
※另一方面,玩假扮遊戲、運用想像力說故事(對方知道你只是在說故事)並不是說謊。
 
※當我們開始想說服別人相信那些我們知道並非事實的事物時,我們就不再是誠實的。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覺察到真實與虛構的差別。教導孩子誠實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因說實話別人才會重視我們的看法和見解;倘若我們在生活的某方面不誠實,別人就會開始在各種場合中質疑我們。
 
※但同樣的,這只是說謊的外在結果。更重要的是,孩子眼中的自己是誠實的;當他們看見鏡中的自己時,會覺得自己是最棒的。

本文摘自:
心靈覺知教養:《與神對話》親子互動書,靈性能量的教養,讓孩子更知足、感恩、自律、快樂與成功
尼爾.唐納.沃許, 蘿瑞‧法莉, 艾蜜莉‧費爾摩
三采

購買連結

 12,351 total views